(网经社讯)4月14日,天猫正式公布“百亿加补节”招商规则,宣布启动年中大促前哨战。作为天猫年度核心营销活动之一,此次百亿加补节以“官方立减”为核心玩法,通过预售与现货双阶段联动,覆盖4月23日至28日销售周期,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,同时为商家打造增长新引擎。活动现货商品报名通道已于4月14日开放,持续至26日。
政策核心:官方立减叠加全域资源,助力商家高效转化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,此次百亿加补节分为预售期(4月23日0时至19:59)和售卖期(4月23日晚8点至28日23:59),主打“官方立减”玩法,即消费者无需凑单即可享受直接价格减免,优惠成本由商家承担。该玩法支持与单品优惠、店铺券、跨店满减等叠加使用,且不同类目设定了1%至15%的最低让利比例,商家可在此基础上自主加码优惠力度。
资源支持方面,天猫提供全链路赋能:
流量与曝光:活动商品将在搜索结果页、购物车页等关键位置打标,并进入天猫百亿加补节主会场。近30天有销售记录的商品还可获得搜索标签筛选优先展示权。
会场与内容创新:搭建行业、类目、主题等多维度活动会场,并引入互动功能与流量引导模块,提升转化效率。站内外媒体资源(如电视、线下广告)同步覆盖,扩大活动声量。
商家筛选标准:平台将综合考量商品动销表现、优惠力度、品牌稀缺性、库存深度及消费者体验保障计划,分配推荐性资源,确保活动质量与用户体验。
行业背景:电商平台加速“扶优”战略,AI技术成竞争关键
天猫此次加码百亿补贴,与2025年“扶持优质品牌”的战略主线紧密关联。年初,天猫提出聚焦原创性品牌与高价值商品,通过返佣激励、新品孵化、会员体系升级等政策,推动商家增长。例如,快消与服饰行业试点期间,90%参与品牌实现双位数销售增长,佣金返利政策已从“春季限定”扩展至全年多次实施。
技术赋能方面,阿里妈妈升级LMA-V2大模型,优化人货匹配精准度,并推出AIGC工具支持商家一键生成短视频素材,降低内容创作成本。同时,AI客服覆盖率已达80%,目标为商家节省30%运营成本。
这一系列动作背后,是电商行业从“流量争夺”向“价值深耕”的转型。淘宝天猫活跃买家数已突破10亿,核心用户群体88VIP会员达4900万,会员复购贡献头部品牌超50%成交额。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与技术创新激活存量用户,成为平台竞争焦点。
成效预期与挑战:短期爆发与长期平衡
短期成效可期:
商家参与热情高涨:活动启动首日,服饰、家电、美妆等类目商家报名量激增,部分品牌已提前备货应对预售高峰。
消费需求释放:叠加“五一”假期前消费窗口,预计家电、户外装备、旅游用品等品类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长期挑战待解:
利润压力:商家需权衡让利幅度与利润空间,尤其在低毛利类目,大规模补贴可能挤压长期盈利能力。
同质化竞争:京东、拼多多等平台同期加码补贴,商家面临多平台资源分流压力,独家爆品打造难度增加。
用户体验保障:天猫近期启动AI假图治理行动,严打过度美化商品图,需在促销期间平衡流量增长与品控管理。
未来规划:深化全域营销与生态共建
天猫计划以百亿加补节为起点,进一步延伸年中促销链条:
延长政策周期:部分高潜类目(如日用百货)的免佣政策将延续至6月底,降低商家长期运营成本。
全域引流升级:深化与微信、小红书、B站等超200家外部平台合作,通过内容种草与跨平台跳转,扩大新客触达。
会员深度运营:整合“88VIP”与“省钱月卡”分层权益,高价值用户可享优酷、网易云等增值服务,普通用户通过低门槛券包提升复购。
结语
天猫2025年“百亿加补节”不仅是年中消费季的前奏,更是其“扶优战略”与AI技术落地的关键实践。通过“官方立减+全域资源”组合拳,平台既为消费者提供确定性优惠,也为商家搭建增长跳板。然而,在补贴常态化与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,如何通过差异化商品与技术创新构建护城河,将成为天猫持续领跑的核心命题。随着京东、拼多多等平台的跟进,电商行业的“价值战”或将进入新阶段。